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正席卷美国电子烟行业,线上市场几乎被连根拔起,而地面战争则进入白热化阶段。
清晨的美国街头,薄雾还未完全散去,CC挎上装满电子烟样品和宣传资料的背包,融入熙攘的人群,开始一天的地推工作。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美国各州不断上演。
当地推成为电子烟销售的必由之路,当便利店货架上的合规产品越来越少却越来越赚钱,美国电子烟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重构。
线上通道近乎停摆
2025年,美国电子烟线上市场几乎全面停摆。头部电子烟零售商VapeSourcing已宣布暂停向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运送调味尼古丁产品。
顾客现在只能购买原味或非尼古丁产品,这直接反映了加州正在推行的“无味烟草清单”制度的影响。
加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发布的法规草案要求所有烟草制造商与进口商必须申请将其产品列入州的“无味烟草清单”,每个品牌风格都需要单独提交申请,并缴纳300美元申请费。
地推战争升级
随着线上渠道的萎缩,美国电子烟市场的地推战争持续升级,渠道持续下沉到每个零售终端。大批地推销售正在奔赴美国各州,争夺有限的销售渠道。
这些地推人员需要美签、会开车、英语流利、能适应长期出差,并具有海外销售经验。他们的一天从清晨开始,忙着拜访客户、组织培训会议、线上联系客户记录反馈,以及开发当地线下零售店铺。
这种地面推广的激烈竞争反映了电子烟企业在美国市场面临的现实:没有线下渠道,就无法生存。
零售店货架之争
在美国便利店巨头Arko Corp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一个趋势格外引人注目:其他烟草产品(含加热烟草/尼古丁袋等)已占据货架10%,销售额增长2.6%,利润率飙升170个基点!
OTP产品的利润直逼传统卷烟,这反映了美国电子烟市场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随着FDA仅授权了39款电子烟产品,几乎所有都是烟草巨头旗下的品牌,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
合规产品的减少使得那些获得授权的产品获得了更强的定价能力和利润空间。零售店正在成为电子烟销售的主要战场,而拥有授权产品的企业则享受着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
出口数据背后的真相
2025年7月,中国电子烟出口迎来阶段性反弹,单月出口总额达8.89亿美元,环比增长32.04%,但同比仍下滑11.1%。
美国以2.61亿美元重回中国电子烟最大出口市场,环比暴增146.1%。这一数据看似乐观,实则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
出口美国的电子烟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一次性电子烟,这也是EightVape等网站大力促销的产品。这些网站提供最高63%的折扣,还有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很可能是在借机快速清库存。
合规化与生存挑战
美国知名电子烟经销平台Demandvape.com在五月份启动了企业专属注册制,仅对通过审核的企业用户开放。另一家头部经销商Midwest Distribution也采取了类似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机制。
更严厉的打击来自美国邮政总局USPS,该机构于7月15日致函纽约主要电子烟分销商Demand Vape,以运输未经FDA批准的电子烟产品且违反调味禁令为由,撤销其邮寄许可。
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美国价值80.5亿美元的非法电子烟市场,标志着当局对电子烟流通渠道的管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监管风暴持续加剧
美国电子烟市场面临的监管风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加剧。截至2025年,FDA仅授权了39种电子烟产品,包括五款Juul设备以及几家Vuse和NJOY的产品。
与此同时,FDA采取了严厉的执法行动,已向零售商发出800多封警告信,向制造商发出700封警告信,并对88家制造商和192家零售商提起民事行政处罚。
平均每次违规罚款21348美元,再加上永久禁令,给不合规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和运营负担。
各州的监管也在不断收紧。密西西比州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全面执行HB916法案,建立电子烟产品目录制度。
仅允许销售已获FDA上市授权、正在审批或禁令暂缓的电子烟产品。零售商和批发商须在目录发布后60天内清理不合规库存,违规产品将被没收,情节严重可吊销烟草销售许可证。
市场重构与资本重新分配
监管环境的变化正在重新分配电子烟市场的资本和资源。合规性成为了保护主要参与者的竞争壁垒。
奥驰亚(NJOY母公司)和英美烟草(BAT)等大公司已经成为这种监管环境的相对受益者。
奥驰亚的NJOY品牌利用其PMTA批准获得了FDA授权产品市场的12%份额。BAT的Vuse品牌在执法严格的州(如阿拉巴马州和肯塔基州)实现了5-13%的销售增长。
与此同时,非法电子烟仍然占美国电子烟销售的35-60%。FDA与中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查获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非法电子烟,仅6月份就扣押了200万件(价值3400万美元)产品。
未来展望
美国电子烟市场的未来将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以及技术的创新。
2025年将成为电子烟行业的分水岭——合规者生存,违规者淘汰,市场进入寡头竞争时代。
头部企业正在加速本土建厂,以应对像阿拉巴马州这样的“美国制造”要求。中小品牌则被迫转向未立法州或海外市场。技术创新的焦点也转向了PMTA合规性,如电池安全和成分透明化。
大型烟草公司凭借PMTA授权产品和线下渠道优势,正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中小电子烟品牌要么被迫转型,要么只能退出市场。而那些仍然坚持的经营者也从线上转到了线下,从台面上转到了地下。
美国街头,地推人员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挎着装满电子烟样品和宣传资料的背包,穿梭在各个店铺之间,维护客户关系,开发新的连锁品牌。
这是一场全新的电子烟战争,战场就在线下的每一个零售店、每一个接触终极消费者的地方。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