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微信:suannizhengqi

很快,电子烟行业也得从垃圾堆里找钱了

曾几何时,电子烟行业是资本追捧的风口,一个个造富神话不断上演。2018年至2022年间,全球电子烟市场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狂奔,中国作为全球电子烟制造中心,承接了超过90%的产能。

但光环之下,危机已至。今年8月我国电子烟出口额约为9.36亿美元,环比上涨5.3%,同比上涨4.3%,这一增速较前两年已大幅放缓。增长数字的背后是“内卷式”竞争的加剧。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出手整治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共阻止违规新建电子烟项目103个。

电子烟行业的暴利时代正被微利时代取代,企业毛利率从高峰期的60%以上普遍下滑至20%左右,部分企业甚至更低。

行业黄金时代落幕,高增长神话难续

曾经凭借“红利”快速扩张的电子烟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这种转变意味着企业需要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

全球监管政策持续收紧,英国已实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马来西亚多个大州也已禁售电子烟,且可能于2026年出台国家层面禁令。美国FDA可能对薄荷醇卷烟实施禁令,预计将影响相关公司的收入。欧盟也在考虑对电子烟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尼古丁含量限制和广告禁令。

国内市场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在“产能+规模双控”政策下,6月起将对所有持证企业开展产能核定,并将产能数据印在许可证上作为监管依据。国内电子烟生产企业数量已从高峰期的近1500家减少至目前的不到500家,行业洗牌加速。幸存的企业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市场仍在,但玩法已完全不同。

电子烟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早期依靠代工模式快速扩张的企业,如今面临订单减少、利润微薄的困境。品牌商之间的竞争从产品功能延伸到渠道、营销、服务等全方位竞争。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电子烟的认知逐渐理性,从追求新奇转向注重品质和安全。

这种转变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而不是简单地依靠营销和渠道扩张来获取市场份额。行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阵痛期,这一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从挣大钱到翻小钱

随着高毛利时代的终结,电子烟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盈利模式。发掘并优化被忽视或浪费的资源,这包括临期电子烟、尾货电子烟等。通过改变传统的处理方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当下电子烟企业卷价格现象严重,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在行业集体内卷的背景下,弯腰翻小钱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生存能力。企业需要从追求爆发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从每个环节中挖掘利润空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放下身段,关注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细分市场和低成本机会。

例如,一些企业开始专注于特定区域市场或特定消费群体,通过精准定位和精细化运营,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另一些企业则通过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来降低成本,维持盈利能力。

微利时代也促使企业重新思考价值创造的方式。一些企业则开发电子烟相关的数字化服务,如通过APP提供使用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建议,增强用户粘性,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累积起来却能形成可观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企业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微利时代尤为重要。

垃圾堆里的黄金机会

电子烟行业的“垃圾堆”,藏着被忽视的价值洼地。

其一在专业化服务出口:高端设计常被视为“锦上添花”,实则能为品牌构建差异化壁垒;数字服务如用户行为分析、供应链智能调度,多被粗放管理掩盖潜力;资源循环利用更因短期成本考量被搁置,电池回收、烟油废料再提纯等技术,恰是环保趋势下的隐形赛道。

其二在流通端库存处理:新品迭代快、政策波动频,导致大量滞销烟弹、过时设备堆积。如今二手平台、专业回收商已催生“清库存”产业链,从翻新再售到拆解提料,将“死库存”转化为流动资源。?

其三在用户端需求深挖:市场追逐“潮流口味”时,老烟民对减害效果的精准需求、户外用户对便携设备的嫌弃,常被当作“小众”。这些被嫌弃的痛点,恰是产品微创新、场景化服务的突破口。

问题中隐藏的机会

电子烟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恰恰蕴含着新的商机。完善意味着瓶颈,问题意味着机会。当前电子烟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这促使企业必须差异化生存。电子烟企业可以通过用户洞察、产品细分、渠道切割和定价策略四个维度实现差异化。

另一个问题是环保压力。随着一次性电子烟使用的增加,环境压力日益凸显。苏格兰在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后,市场出现“品牌洗牌”现象。这为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电子烟产品创造了机会。

一些企业开始探索模块化电子烟设计,使设备更易于维修和升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一些企业则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减少电子烟对环境的影响。这些创新不仅回应了环保诉求,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在消费者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环保创新成为品牌差异化的重要途径。

电子烟回收行业本身也面临挑战,如收集难度大、技术不成熟等。但正是这些挑战,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突破口。通过回收活动,企业可以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增强品牌忠诚度。

贴近地面的生存法则:精细化运营

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电子烟企业需要把心思放在用户身上,把身子趴在地上,把眼睛放在地缝里。用户洞察是差异化的第一步。企业需要不断追问:我们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的产品能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

电子烟的用户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需求(性价比)、情感需求(口味),精神需求(颜值)。深入了解这些需求,并据此设计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渠道策略也需更加精细化。电子烟企业应根据市场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渠道策略。包括产品初创期的渠道建立、市场成长期的渠道拓展、市场成熟期的全渠道建立以及市场蜕变期的空间转换。

在线下渠道,企业需要精耕细作,与零售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好的陈列和促销支持。在线上渠道,则需要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便捷的购买和售后服务。全渠道融合成为趋势,企业需要确保不同渠道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购物体验。

在人心红利时代,品牌认知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电子烟品牌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认知优势,同时注重培养品牌忠诚度。这要求企业注重品牌建设,而不仅仅是产品销售。

全球电子烟市场仍在增长,但增长的方式已经改变。2030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美元。未来电子烟行业将向合规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发展。那些能够从“垃圾堆”里发现机会,并愿意弯腰捡起小钱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活下来。

电子烟企业需要重新定义价值,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从短期利益转向长期价值。这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变化的市场中发现并抓住新机会。

对于电子烟企业来说,这不仅是噱头,更是一场生存战。生存下来的将不是最强大的企业,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企业。行业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也为创新者提供了重塑行业格局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愿意深耕细作、关注用户需求、勇于创新的企业,将最终脱颖而出,引领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电子烟行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看到远方,又能注意脚下的人。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2698.html

(0)
上一篇 2025 年 9 月 30 日 下午5:04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