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咨询:suannizhengqi

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下,电子烟行业如何找到新的生存法则?

过去十年,电子烟行业始终在争议中前行。一面是传统控烟势力的围追堵截,一面是新兴消费需求的狂飙突进;一边承受着“诱导青少年”的道德审视,一边又因“减害替代”的科技光环被寄予厚望。行业的每一次政策波动,都牵动着千万从业者的命运。

而2024至2025年,全球电子烟市场正悄然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从菲律宾重启线上销售通道,到俄罗斯以许可证制度终结监管真空;从尼古丁袋在美国政策夹缝中逆势扩张,到韩国电子烟销售额同比激增24.6%……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共同勾勒出一幅行业“破冰”的路线图:当监管框架逐渐清晰,当技术创新突破政策藩篱,当新兴市场释放出未被满足的消费潜力,电子烟产业正在从野蛮生长的“灰暗地带”,走向合规化与全球化并行的新纪元。

本文梳理全球六大积极信号,试图回答一个核心命题:

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博弈下,电子烟行业如何找到新的生存法则?无论是挣扎求存的中小企业,还是伺机扩张的行业巨头,这些来自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变量,或将重新定义下一个十年的竞争格局。

1、菲律宾解除线上销售禁令,数十亿市场加速开放

2025年4月,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DTI)正式宣布解除电子烟线上销售禁令,允许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含尼古丁及非尼古丁雾化产品,但需实施严格的年龄验证机制。消费者需在平台完成实名注册,提交政府签发的身份证件照片并签署承诺书,平台则需采用生物识别、AI检测等技术拦截未成年人访问。

这一政策调整预计将推动菲律宾电子烟市场规模在2030年达到3.4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7%。

菲律宾的开放并非偶然。2024年7月,该国曾因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全面禁止线上销售,但严格的监管导致灰色市场泛滥。新规通过“技术+法规”双管齐下,既满足成年用户需求,又避免青少年接触。市场分析认为,菲律宾的试点经验可能成为东南亚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进一步释放区域市场潜力。 ?

2、俄罗斯实施烟草许可证制度,行业规范进程提速

2026年9月起,俄罗斯将全面推行烟草产品许可证制度,涵盖电子烟、水烟等产品。零售商需向监管部门申请许可,并通过国家信息系统(GIS MT)对生产、流通环节进行全流程监控。此前,俄罗斯已要求电子烟设备强制标注“诚实标签”,并禁止网络销售和自动售货机渠道。

这一政策标志着俄罗斯电子烟市场从“灰色地带”向合规化转型。

数据显示,俄罗斯电子烟用户超300万,但85%的产品为非法流通。许可证制度将淘汰80%以上的小作坊式企业,头部品牌已提前布局,通过并购本土经销商加速渗透。未来,俄罗斯或将成为东欧地区电子烟制造和分销的核心枢纽。

3、尼古丁袋爆发式增长,国内贸易公司如雨后春笋

2025年,尼古丁袋(Oral Nicotine Pouches)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尼古丁替代品。美国FDA批准ZYN等20款产品上市后,菲莫国际宣布投资6亿美元扩建工厂,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5.6亿罐。欧洲市场同样表现强劲,瑞典火柴旗下ZYN罐装量同比增长79.7%,英美烟草、帝国烟草等巨头纷纷推出同类产品。

尼古丁袋的爆发源于其“无烟、无异味、便携性”优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尼古丁袋市场规模约107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达1843亿美元。中国供应链企业如金城医药、博腾股份加速布局原料端,而海外贸易公司通过“中国代工+本土品牌”模式抢占市场。例如,深圳多家企业已为欧美品牌代工尼古丁袋,单条产线月产能超百万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纽约州拟禁调味尼古丁袋的法案在FDA批准和烟草业游说下被撤回,ZYN等品牌暂得保留,立法进程或将延至年中。这一波折凸显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但长期看,尼古丁袋作为传统卷烟替代品的地位难以撼动。

4、美国ITC终止337调查,中国企业重获出口主动权

2025年4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终止对一次性电子烟的337调查。此前,雷诺烟草指控中国深圳诺瑞扬、英诺克等企业侵犯专利,但投诉方在调查关键阶段主动撤回申请,ITC据此终止程序。

此次调查终止释放积极信号:美国对中国电子烟企业的专利诉讼压力有所缓解。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电子烟设备超3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随着337调查终止,企业可更专注于技术创新而非法律纠纷。行业人士指出,未来竞争将转向产品合规性、品牌忠诚度等维度,而非单纯的低价倾销。?

5、韩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市场,合成尼古丁占比超97%

2024年第三季度,韩国电子烟销售额达199亿韩元(约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4.6%,首次超越加热烟草(+2%)和卷烟(-3.4%)。其中,合成尼古丁产品占比高达97.2%,天然尼古丁仅占2.8%。市场研究显示,韩国消费者偏好水果、薄荷等时尚口味,一次性电子烟占据主流地位。

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松绑与渠道变革。2024年,韩国政府虽试图将合成尼古丁纳入烟草监管,但因行业反对暂缓实施。与此同时,中国品牌纷纷通过本土化设计抢占市场,韩国财阀如KT&G也加速布局开放式电子烟。未来,韩国或成为东亚地区政策与市场平衡的标杆。

6、新兴市场国家爆发,一带一路国家成增长引擎

2024年,中国电子烟出口额达90.2亿美元,其中对阿联酋、巴基斯坦、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超1100%。以阿联酋为例,迪拜免税区引入电子烟自动售货机,沙特通过“2030愿景”将电子烟纳入烟草管控体系,允许合规产品流通。拉美地区,哥伦比亚、智利等国降低进口关税,吸引中国供应链企业建厂。

“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逻辑清晰:政策风险低、年轻人口多、传统烟草税负高。例如,巴基斯坦通过“电子雾化产品分类令”将尼古丁袋列为普通消费品,印尼则允许外资企业在自贸港投资建厂。2024年,中国对印尼电子烟出口额达1.2亿美元,同比增长303%。这些市场不仅提供短期增长红利,更成为企业布局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未来的竞争,注定是一场合规能力与商业野心的双重赛跑。在俄罗斯,一张许可证可能淘汰半数玩家;在韩国,一道税收政策就能改写市场格局;在中东,一场本土化适配可能决定品牌生死。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监管从来不会杀死真正的需求,只会加速良币驱逐劣币。

此刻,电子烟行业的潮水正流向两个方向:一边是成熟市场高举技术专利与合规壁垒,一边是新兴市场用人口红利与政策松绑呼唤入场者。但无论向何处去,唯有那些将“监管敬畏”写入基因,同时又深谙“需求本质”的创新者,才能在这场全球变局中真正“上岸”。

冰山解冻的轰鸣声中,电子烟行业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毕竟,当世界还在争论“该不该存在”时,真正的破局者早已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存在”。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1095.html

(0)
上一篇 2025 年 4 月 23 日 上午11:45
下一篇 2025 年 4 月 23 日 下午1: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