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微信:relx07007

2025年电子烟企业的最佳姿势:缩着

前几年电子烟圈里流行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现在呢?大家在酒桌上最常听到的是:“兄弟,今年能‘缩’住就不错了。”

数据冷冰冰:全球盘子看着有230亿美金,但增速从30%+的疯跑跌成了2%-8%的龟爬。增量红利?早被瓜分干净了。现在不是比谁冲得猛,是比谁能在“存量绞肉机”里缩得住、活得久。

以前“摊大饼”是本事,现在“缩拳头”是智慧。2025年,能活下来的企业,姿势就一个字:缩。

怎么缩?从这六个方面下狠手??

缩战线:砍掉“不赚钱还烧钱”的业务线

以前为了抢市场,啥产品都做,啥渠道都铺。烟油、烟杆、大烟雾、小烟、通配、自有品牌……恨不得全产业链通吃。结果呢?研发、生产、库存、推广,处处烧钱,样样稀松。

“缩”的活法:聚焦!把资源砸在1-2个真正有竞争力、能赚钱的核心品类上。砍掉鸡肋产品线,关掉持续亏损的区域市场或门店。现金流比面子重要,活着才有翻盘机会。别贪心,“小而美”好过“大而全”。

缩野心:从“全球撒网”到“精耕一亩三分地”

出海听着高大上,但没两把刷子就是去送人头。以前以为找几个海外代理、发几柜货就叫全球化?现在傻眼了:本地法规摸不透,文化禁忌踩不准,渠道压款拖不起,本地品牌打不过。

“缩”的活法:别贪多嚼不烂!精选1-2个真正熟悉、有基础、合规风险相对可控的核心市场(比如东南亚某国或欧洲某区域),扎进去做深。搞透本地需求,绑定核心渠道,提供本地化服务甚至定制产品。“窝里横”不行,但“遍地开花”更可能“处处凋零”。

缩成本:把“脂肪”刮干净,骨头缝里抠利润

粗放管理的好日子到头了。原料成本波动大?渠道抽成高?生产效率低下?良品率不稳?这些问题在增量时代被订单掩盖,在存量时代就是放血的刀口。

“缩”的活法:向管理要效益,向智造要空间。投自动化、上数字化系统,哪怕分期上马,也要压降人工和损耗;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按需采购,降低库存占用;内部流程再造,砍掉无效环节和冗余人员。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过冬的粮草。“手工车间”干不过“智能工厂”,臃肿企业耗不过精干团队。缩动作别瞎折腾,产品迭代要“稳准狠”

以前市场追风口,企业比谁出新快。今天加个大屏,明天换个磁吸,后天搞个联名。结果研发成本飙升,库存积压如山,消费者审美疲劳——反正都差不多,谁便宜买谁。

“缩”的活法:产品策略从“多快”转向“精稳”。减少盲目跟风式的无效迭代,聚焦核心用户体验做深层次优化(比如漏油率、电池安全、口感一致性)。每一款新品推出前,算清成本、利润和市场接受度,“惊艳一款”好过“平庸十款”。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抄作业抄成“被抄家”的例子还少吗?

缩风险:合规是底线,“侥幸”等于“找死”

“先干了再说,罚了再改”?这套在2025年就是自掘坟墓。国内线下人脸识别、出口FDA/TPD严查、生产国标认证、广告宣传限制……哪条红线踩上都是伤筋动骨甚至直接出局。靠运气赚的钱,迟早加倍吐在“合规学费”上。

“缩”的活法:“合规”不是成本,是“保命钱”。主动投入,前置布局。该拿的认证一个不落,该装的系统(如防未成年)一步到位,该备的材料(如PMTA)提前备齐。在政策和法规面前“缩”着走,不是怂,是清醒——“踩雷”不是会不会,是早晚。别让“不合规”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缩内耗:减少内部消耗,别让情绪拖垮团队

行业增速放缓,企业内部的矛盾容易被放大。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销售怪产品缺乏竞争力,研发怨市场推广不到位;管理层决策效率低下,会议不断却难以形成有效方案;员工积极性受挫,工作状态松散。以前订单多,矛盾能被业绩掩盖;但在存量竞争的当下,会直接削弱企业的战斗力。

“缩” 的活法: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协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壁垒,让问题能快速得到解决。精简会议流程,聚焦实际问题,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应对市场挑战。将内部消耗降到最低,才能集中精力应对外部竞争,在行业寒冬中保持竞争力。

写在最后缩”不是躺平,不是不作为。它是2025年电子烟企业的生存智慧,是在寒冬里保存实力、积蓄能量的最佳姿势。把摊子收小,把拳头攥紧,把根基扎稳,把风险控牢。熬过这场残酷的存量博弈,活下来的,才有资格谈未来的星辰大海。

现在的问题是:你,缩好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2035.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