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以保护青少年健康和环境为由,立法规定自2025年6月1日起在全境(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禁止销售或持有用于销售的一次性电子烟,无论是否含尼古丁均被禁止。
这并非孤例,而是全球监管海啸的序幕。比利时成为首个禁止一次性电子烟的欧盟成员国,意大利限制电子烟线上销售,越南全面禁止,菲律宾则强化产品认证。一场针对一次性电子烟的围剿正在全球范围展开。
核心市场集体转向:禁令潮与政策重塑
英国禁令的严厉程度前所未见。可重复使用电子烟被允许继续销售,但必须满足两项关键条件:可更换烟弹及设备具备可充电功能。英国政府对“一次性电子烟”的界定毫不含糊——任何“不可重复使用设计”的产品,包括一次性开放式设备,均在禁令打击范围内。
处罚措施足以让企业望而却步:英格兰地区首次违规罚款200英镑,再犯可处无上限罚款或最高两年监禁;苏格兰与北爱尔兰最高罚款5000英镑或两年监禁;威尔士则采取民事罚款及追偿执法成本。 联合执法机构阵容强大,涵盖边境部队、药品监管局、产品安全与标准办公室及贸易标准局。
市场反应迅速而剧烈。作为应对风向标,英国电子烟品牌IVG已提前近90天停止供应一次性电子烟,计划在未来60天内用充电式、可再填充产品全面替代。 这种主动清退库存、加速转型的姿态,折射出企业对政策铁腕的清醒认知。
替代形态崛起:新赛道的竞速赛
当一次性电子烟在政策挤压下退场,市场空缺迅速被三类替代品填补:
换弹式电子烟在欧洲市场迎来结构性机会。英国作为欧洲最大电子烟消费市场,其政策转向具有风向标意义。据欧睿统计,2024年英国封闭式电子烟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4%至24.5亿英镑,其中换弹式设备及烟弹销售分别回升10.1%和12.6%。 禁令生效后,可重复使用的换弹式产品成为合规市场的唯一选择。
东南亚市场则呈现开放式注油设备的爆发。马来西亚电子烟用户数量12年间增长600%,稳居中国电子烟出口目的国第五位。 当地消费者偏好大烟雾量和自主调油,推动开放式系统需求激增。瓶装烟油由此成为新增长点。
模块化设计成为高端化突破口。进一步实现电池和烟弹的回收和利用。
跨界竞争者:HNB与口含烟的侵蚀
当雾化电子烟在合规化道路上艰难跋涉,另两类新型烟草产品正加速蚕食其市场份额:
加热不燃烧(HNB)设备迎来技术突破期。2024年菲莫国际HNB产品出货量达1397亿支,同比增长11.5%;日本烟草海外HNB销量增长35.7%。 更具颠覆性的是英美烟草推出的glo hilo,这款24年12月在塞尔维亚试点的产品,因其优异性能被预测可能打破IQOS的市场垄断。
尼古丁袋成为增长极。2024年全球尼古丁袋市场规模达212亿袋,同比增长37%,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 英美烟草现代口含烟业务收入增长47%至7.9亿英镑,奥驰亚旗下on!品牌销量增长40.2%。 菲莫国际的ZYN在美国市占率已达70.5%,形成压倒性优势。
两类产品的崛起源于监管差异。口含烟不受雾化设备法规限制,HNB则因使用真实烟草获得税收优惠。这种监管套利空间加速了消费者迁移,尤其在高龄烟民群体中,减害需求与使用便利性使其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替代品。
长期生机:政策倒逼下的技术革命
严监管并非行业终结者,而是技术升级的催化剂。三大创新方向正重塑产业逻辑:
年龄验证技术成为合规刚需。美国FDA首次授权薄荷口味电子烟,但要求所有合规产品(如Vuse、NJOY、Juul)必须通过蓝牙连接实现年龄验证。 这种“硬件锁”机制有效阻隔未成年人获取,却也大幅提高产品开发成本。未来电子烟可能整合生物识别技术,实现更精准的年龄门禁。
可持续设计从卖点变为生存要件。Ispire的VLT系统将部分收益捐赠给减少不可回收垃圾的组织,实现“塑料中性”。 欧盟新规要求所有电子烟提供回收服务,企业被迫重构产品生命周期。可降解材料、标准化可拆卸结构、无焊点电路设计等创新,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雾化效率革命突破监管天花板。面对欧盟2ml烟油容量限制,企业转向提升尼古丁传递效率。盐碱技术优化、网状线圈应用、气流控制算法等创新,使小容量设备也能提供足够满足感。配备的可调节气流系统已能完美适配MTL(口吸)和RDL(轻肺吸)两种模式。 未来产品差异将更多取决于技术密度而非烟油容量。
终局尚未到来,但行业洗牌已不可逆。2025年的数据揭示了残酷现实:全球一次性电子烟出货量同比下降31%,而换弹式、开放式设备分别增长27%、45%。但这并不意味着雾化技术的终结,相反,政策压力正在倒逼真正的技术革命。
更激进的探索来自新型尼古丁输送系统。例如,某初创企业正在测试“皮肤贴片+微电流”技术,通过电脉冲将尼古丁分子定向输送至血液,效率是传统雾化方式的5倍。这类技术若成熟,将彻底颠覆现有产品形态。
终局猜想——消亡、转型还是重生?
一次性电子烟的命运,取决于三个变量:政策尺度、技术突破、用户迁移。若监管持续收紧且无革命性技术出现,其可能在5年内退出主流市场;若厂商能攻克环保与健康难题,或开发出下一代产品(如可降解设备),则可能转型为细分市场补充;而最乐观的?scenario,是政策倒逼出真正的技术革命,让雾化技术以更安全、可持续的方式重生。
对于从业者而言,2025年是一个分水岭。那些仍沉迷于“口数竞赛”与“价格战”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抛弃;而真正具有前瞻性的玩家,已开始布局合规技术、替代形态与跨赛道创新。电子烟行业的终局,从来不是某一品类的消亡,而是整个产业从“野蛮生长”向“价值创造”的蜕变。这场革命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时代的幸存者。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