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落幕,电子烟行业风云变幻,看似新潮炫酷的赛道背后,实则暗潮涌动,表面上科技感与潮流范儿交织,电子烟新品层出不穷,花式营销噱头吸睛无数,引得不少人对这片 “财富蓝海” 趋之若鹜。
可在繁华表象之下,这一年行业经历了大幅度的动荡和挑战,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事件接连发生,曾经被热捧、视作潜力无限的电子烟企业,在这一年遭遇了形形色色的“滑铁卢”。
从令人唏嘘的破产倒闭,到剪不断理还乱的商标纠葛,再到违规经营引发的行业震荡,桩桩件件,不仅让从业者们神经紧绷,也吸引着大众好奇的目光,深挖下去,满是故事。01
三家电子烟企业宣布破产倒闭
据相关报道了解到,2024年共有三家电子烟企业宣布破产倒闭,分别是佳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深圳市雾客科技有限公司和麦克斯(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深圳市雾客科技有限公司和佳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均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有十年的历史。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反映出电子烟行业在规范和市场压力下的深刻变革。
佳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2024年6月3日,公司发布自行清算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开始清算,并停止所有经营活动。该公司表示,因主要客户国外客户株式会社JFT恶意单方解除合同,并恶意拖欠货款,导致公司产生超6000万元的损失,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故不得不决定清算。

据其官网公开资料显示,佳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前身为吉士福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电子烟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中韩合资企业。

(来源:格物消费)
并且根据资料显示,“株式会社JFT”为一家开发、制造和分销电子烟产品的韩国企业,旗下电子烟品牌为JUSTFOG。
据悉,佳斯特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旗下主营品牌为JUSTFOG、CIGARESSO,产品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产值达5亿以上。其中,JUSTFOG是一个注油型电子烟品牌,CIGARESSO是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品牌,目前已和四川中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被佳斯特控诉拖欠货款的这位外国客户当时也紧跟着发布了澄清公告,自证其不存在拖欠加斯特公司货款及其他合作款项的情形。

该公告中着重强调了两点,其一,与佳斯特解除合作是公司的主管人员私下提高原料采购价格、销售假冒产品等有违诚信合作的违法行为。其二,佳斯特公司清算解散的根本原因是售卖假冒违规的产品给国外客户,纯属自保行为。具体真实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深圳市雾客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7月26日,发布停产结业通告,宣布将向法院申请破产,成立清算小组进行清算资产。因下游客户受国际市场冲击货品滞销,导致公司大量货款未收回,造成公司资金严重短缺,最终品牌方、美国代理商直接躺平赖账,直接导致公司现金流断裂。

据悉,深圳市雾客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从事电子烟生产经营业务应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
麦克斯(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宣布将麦克斯(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斯公司”)移送破产清算。并且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企业列为被执行 13 次,企业高管被限制高消费。

据公开资料显示,麦克斯(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拥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且公司旗下拥有多个商标,包括“约刻”、“PQZU”、“MKPRO”、“MAXECIG”、“MCKESSE”以及“BADKITTY”等。
02
三大品牌销售非法生产电子烟被罚款近500万
2024年11月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官网发布了电子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其中曝光了三家电子烟品牌迷睿、铂德和米我,三家持证电子烟品牌均在产品里添加国标之外的物质,构成销售非法生产的电子烟,均被处以巨额罚款,累计近500万元。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浙江迷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月至案发,多次指使深圳市郎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雾化物生产企业)在 “MR 迷睿-流星一次性电子烟(乌啼)” 等内销电子烟产品中添加技术审评过审配方外的其他成分,构成销售非法生产的电子烟产品,被罚款100.12万元。
铂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月至案发,在“铂德 Boulder -盛世经典弹-玉龙雪山”等内销电子烟产品中添加技术审评过审配方外的其他成分,且不具备雾化物生产经营资质,在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生产并出口雾化物,其行为构成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雾化物生产经营业务,被罚款315.14万元,并责令停业两个月。
深圳米我创芯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明知其“米我 Mevol-Go・桑榆暮影”等电子烟产品与通过技术审评的产品信息不一致,仍上市销售,构成销售非法生产的电子烟产品,被罚款80.52万元,并将非法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公开销毁。03
合元集团生产的IVG2400电子雾化产品未侵权
2024年10月15日,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9月14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其生产的IVG2400电子雾化产品不侵犯东莞市康润特科实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专利号ZL202320854370.6(名称为“一种可分离式的多烟弹电子烟”)的实用新型专利权,目前判决已生效。同时合元科技正对康润特科公司及相关方不正当竞争行为起诉索赔。
此外,合元科技提醒权利人维权应守法,强调自身坚持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呼吁行业良性竞争推动健康发展。04
美国FDA向九家企业发出警告信
2024年12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已向八家在线零售商及一家制造商发出警告信,指控这些企业涉及销售和/或分销未经授权的调味一次性电子烟产品。

在这些警告信中,FDA特别指出了一些产品,它们利用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的品牌名称进行市场推广,如Lost Mary等。
此外,还有一些未经授权的产品在营销中不当使用了名人的名字或形象,这些行为均违反了相关法规。FDA的这一行动旨在加强对电子烟市场的监管,保护公众健康,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免受潜在的健康风险。05
斯科尔因“Crystal Bar”商标在英国陷入法律纠纷
据The Grocer 12月12日报道,英国最大的电子烟品牌SKE面临一起涉及“Crystal Bar”商标的法律纠纷。这场纠纷的另一方是英国批发商Bargain Busting Limited,该公司在2022年申请注册了“Crystal Bar”商标。
SKE声称其早在2021年12月的伦敦电子烟博览会上,就已向部分零售商和评测员展示了以“Crystal Bar”命名的产品,并认为Bargain Busting申请该商标是为了干扰其业务发展。
然而,英国知识产权局(IPO)裁定,SKE在提交日期之前并未能证明其在英国拥有足够的商标信誉,因此Bargain Busting有权注册该商标。与此同时,Bargain Busting还在高等法院起诉SKE商标侵权。
这起案件的焦点在于“谁先注册,谁拥有合法权益”,而非谁先使用。Bargain Busting的所有者塔什米恩·考尔(Tashmeen Kaur)被指控曾多次以类似方式注册其他电子烟品牌的商标,但这一指控尚未被证实。
随后SKE已向英国高等法院提交上诉挑战知识产权局此前裁决。
目前,SKE使用“Crystal”名称覆盖了其一次性电子烟、可填充胶囊和尼古丁烟油全系列产品,并通过标志性的透明水晶外壳设计取得了市场成功。然而,随着IPO的裁决和商标纠纷的升级,SKE可能面临品牌重塑的风险。06
美国ITC发布337部分终裁
2024年9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于吉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涉及的337调查案件,决定不再进行复审。此举标志着吉盛科技在涉及一次性电子烟设备的法律纠纷中告一段落。
在案件推进过程中,被申请人吉盛科技因同意令已从调查中除名,爱奇迹、道森、威铂利等多家企业缺席答辩被认定为缺席被告。
2024年12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发布公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决定不修改、撤销或推翻主持行政法官(ALJ)关于否决临时救济请求的初步裁定(“ID”,即裁定第28号)的决定。这一决定意味着雷诺(RAI Strategic Holdings, Inc.及其关联公司)针对某些一次性电子烟设备及其组件的进口和销售申请临时排除令与停止令未获批准。
2024年电子烟多个商标风波闹的沸沸扬扬,同行之间为了一个辨识度高、受众认可度强的商标剑拔弩张,法庭相见。新兴小品牌试图打擦边球“碰瓷”知名商标,妄图分得流量红利。
老牌企业则忙着四处维权,心力交瘁。那些旷日持久的商标官司,不仅耗费大量金钱与时间,更让企业的口碑在舆论场里来回颠簸,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品牌信任度也悄然流失。
随着2024年的结束,电子烟行业这一场场闹剧与危机,成了难以磨灭的行业注脚。闹剧背后,是警钟长鸣,它告诫着从业者,逐利路上,合规是底线,创新需正道,莫再重蹈覆辙。同时,也提醒着消费者,在追逐新鲜潮流时,需多几分审慎。未来电子烟行业能否洗净铅华、重塑生机,就看能否从这一年的累累伤痕中真正汲取教训,踏实走出变革的新步伐。
原创文章,作者:Go蒸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citynow.com/82.html